好句子吧
  • 首页
  • 励志句子
  • 搞笑句子
  • 名言大全
  • 语文知识
  • 古诗大全
  • 范文大全
  • 诗词赏析
  • 情感表达
  • 心灵鸡汤
  • 经典台词
首页 > 古诗大全

戏答元珍--欧阳修

来源:小编 更新时间:2024-12-15

戏答元珍

朝代:宋代 作者: 欧阳修

春风疑不到天涯,二月山城未见花。

残雪压枝犹有橘,冻雷惊笋欲抽芽。

夜闻归雁生乡思,病入新年感物华。

曾是洛阳花下客,野芳虽晚不须嗟。

译文

我怀疑春风吹不到这荒远的天涯,

不然已是二月这山城怎么还看不见春花?

残余的积雪压在枝头好象有碧桔在摇晃,

春雷震破冰冻那竹笋也被惊醒想发嫩芽。

夜晚听到归雁啼叫勾起我对故乡的思念,

带着病进入新的一年面对春色有感而发。

我曾在洛阳做官观赏过那里的奇花异草,

山城野花开得虽迟也不必为此嗟叹惊讶。

注释

(1)元珍:丁宝臣,字元珍,常州晋陵(今江苏常州市)人,时为峡州军事判官。

(2)天涯:极边远的地方。诗人贬官夷陵(今湖北宜昌市),距京城已远,故云。

(3)山城:亦指夷陵。

(4)“残雪”二句:诗人在《夷陵县四喜堂记》中说,夷陵“又有橘柚茶笋四时之味”。残雪:初春雪还未完全融化。 冻雷:初春时节的雷,因仍有雪,故称。

(5)“夜闻”二句一作“鸟声渐变知芳节,人意无聊感物华”。归雁:春季雁向北飞,故 云。隋薛道衡《人日思归》:“人归落雁后,思发在花前。”感物华:感叹事物的美好。 物华 :美好的景物。

(6)“曾是”句:宋仁宗天圣八年(1030)至景元年(1034),欧阳修曾任 西京(洛阳)留守推官。洛阳以花著称,作者《洛阳牡丹记 风俗记》:“洛阳之俗,大抵好花。春时,城中无贵贱皆插花,虽负担者亦然。花开时,士庶竞为游遨。”

(7)冻雷:寒日之雷

(8)乡思:思乡、相思之情

(9)物华:自然景物

赏析

以浅近自然的语言写景抒情,但琢磨很细,意脉完足,有一种亲切流畅的风格。首二句是欧阳修很得意的。据《苕溪渔隐丛话》引《西清诗话》,他曾对人说:“若无下句,则上句不见佳处,并读之,便觉精神顿出。”后人也说它“起得超妙”。这两句一果一因,语气连贯;次序上先以“疑”领起,引出对于“疑”的解释,因此显得有波折而不平板;另外,它还寓含着诗人在受贬谪时期待和失望的心情。所以,虽说是有如口语的句子,其实写得很讲究。全诗的关系,也是一联紧接一联,意脉含蓄而绵细。唐人律诗多用平列的意象、断续或跳跃的衔接,欧阳修则力图将八句诗构成流动而连贯的节奏,这无疑是唐诗之后的一条新路。

这首《戏答元珍》是欧阳修的律诗名作,此诗作于宋仁宗景佑三年(1036年)。此年欧阳修因事左迁峡州夷陵(今湖北宜昌)县令,与峡州军事判官丁宝臣(字元珍)交好。丁曾有诗赠欧阳修,欧阳修乃于此年作诗以答。此诗首联写山城荒僻冷落;颔联承前细写山城荒凉之景,写出残雪累累、寒雷殷殷中蕴孕的生机一片。后两联抒情。颈联写作者多病之身在时光变迁、万物更迭中产生的客子之悲;尾联写自己早年作客洛阳,稔熟洛阳牡丹,今日山城野花虽晚,但自己全不在意。欧阳修在这样一首普通的诗中表达了决不屈服的昂扬之志,道出了作者哲理性的人生思考。正是在这一点上,欧阳修的这首诗体现了宋诗注重理趣的革新特征。

Tag: 欧阳修 戏答元珍
上一篇:《赠范晔》陆凯
下一篇:击壤歌--先秦无名
返回列表

随便看看

  • 过许州 沈德潜
  • 杜甫 八阵图
  • 恒灵时童谣--汉无名氏
  • 曹植 七步诗
  • 四川高考一本征集志愿时间 2015
  • 春宵--苏轼
  • 题齐安城楼 杜牧
  • 对酒--秋瑾
  • 古诗蚕妇--张俞
  • 古诗三百首《锄禾》视频教学

标签

egypt prince 大学生创业 件事 要做 暗战 范成大 手抄报 绝对不能 赠汪伦 猪猪 的诗 冒出 不死 每天都 大黄蜂 懂你 陋室铭 刘禹锡 惊天
  • 友情链接
Tag标签大全
Copyright © 2012-2024 haojuzi8.com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4026548号-3
SiteMap